北村韓屋村是我這一趟韓國行很想去的地方。
在首爾觀光公社的網站上這樣介紹著:
北村韓屋村是保存了韓國傳統房屋的地方,
「北村」是指位於「景福宮」(朝鮮時代的宮殿)與「昌德宮」(朝鮮時代的宮殿)之間的意思。
這裡有許多朝鮮時代(1392~1910)的兩班士大夫居住過的傳統宅邸,
因此北村不是只為了提供觀賞的民俗村,而是以人們實際生活過的村子,11個洞900餘棟韓屋為主體的觀光景點。
韓屋畫廊、傳統工坊、韓屋餐廳等場所以新興的文化藝術地區大受歡迎。
北村八景,是首爾市為了讓觀光客更體會北村之美而安排的八個拍照景點;
想去走訪北村八景,請一定要去 information center 拿張詳細的地圖再行,不然我想迷路是必然的命運。
(information center 位在安國站2號出口出來後直走第一個路口,看到這個標誌就是了)
在路上,有著一些可愛而別具個性的小店。
這趟發現首爾是個好適合泡咖啡館的城市,許許多多的特色咖啡店,
如果有時間真想每一家都去消磨消磨。
用免洗咖啡杯做招牌真是個很 Cute 的 idea。
也有這種懷舊風的小店;
這家珠寶店的禮物招牌也很吸睛。
看到這種老式的電表或水表就好愛。
整個北村區域都是交錯的小巷,很有探險的味道。
看著平面的地圖時還沒什麼感覺,卻沒想到路是一下上坡又下坡,結果根本就是一趟讓我鐵腿到不行的爬山之旅。
不過這些迷宮般的小巷路,編織著真實生活和歷史文化間的交錯,
讓這一趟鐵腿的散步之旅仍舊充滿了無限的魅力吸引著我。
每個拍照景點的地上,都有一個 PHOTO SPOT 的標誌,
只見每個觀光客都在看著地上尋找這個 PHOTO SPOT 的標誌來拍照 (我們也不例外),蠻有趣的。
我們走訪了1景 & 3~8 景,2景因為比較偏遠 (而且要爬好高再走下來) 又感覺比較不特別,所以被我們放棄了。
每一個 PHOTO SHOT 都來一張,照的時候覺得自己好無聊 (哈),
回來整理照片卻覺得特別有意思~
先來到北村一景。
從北村的小山坡往昌德宮望去,可以從石牆道外眺望昌德宮全景。
北村三景:嘉會洞11號一帶。
這裡有許多傳統的工藝作坊,是可以欣賞傳統韓屋形式的景點。
這樣的韓屋和小巷路,很有純樸實在的生活況味。
北村四景應該是最不好找的一個 PHOTO SPOT 了。
從山坡爬上來後,沿著一整排的屋簷,轉進這樣的一條小小巷子。
在這裡可以從高處眺望嘉會洞31番地的韓屋風光,從密密麻麻的屋瓦可以知道這裡的房屋密度有多高阿。
北村五景:嘉會洞小巷路 (往上)。兩旁都是傳統風味的韓屋很是整齊壯觀。
北村六景:嘉會洞小巷路 (往下)。
這跟第五景是同一條路,站在巷底最高處往下看,可以從成群的韓屋頂間看到現代化的首爾城市。
(可惜這天灰矇矇的,照不太清楚)
這樣的一座城市,新舊交錯間蘊涵特別的魅力。
第五景和第六景。
同一條路往上和往下望,風情截然不同。
繞到北村七景,介紹裡說到這是嘉會洞31番地的安靜巷弄,
可以靜靜感受實際在此生活的人們的日常生活。
我們越走越高,一直走到了接近三清洞路的高台。
從這裡可以往下眺望已經有著濃濃秋意的三清洞和景福宮一帶。
從這裡沿著一條長長的台階走下便可以到達三清洞路。
這條長長的樓梯底端,就是北村第八景:三清洞的石階路。
看似平凡簡樸的石階路其實不簡單,它是由一整塊巨岩直接鑿出來的石階。
沿途也有許多不經意一瞥發現的小小角落,
細細堆砌出這般美好的風景。
鮮亮色調的郵筒,和紅磚牆的細縫生長的雜草。
韓屋改造的CAFE,圍牆玻璃上映著夕照; 年代久遠的木門前,乘涼的角落。
醃漬傳統食物的甕堆積成堆; 民俗味濃厚的面具雕刻。
厚重有著古老年代感的木門各有不同風情。
坡道上的街角,紅磚牆也跟著坡度步步高升。
★ 看所有2010秋首爾的旅行扎記 《CLICK HERE》
◎ 首爾觀光公社網站:在歷史中散步-北村八景介紹
◎ 北村介紹網站 (非常詳細的介紹):http://bukchon.seoul.go.kr/chi/index.js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