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完四季煲仔飯之後實在很飽,可是接下來附近還有好多想吃的美食耶!
決定散散步來幫助消化,於是沿著彌敦道一路往旺角的方向走去~
大概走10分鐘,就到了在雅蘭中心1F 的 "發記甜品",來吃楊枝甘露 & 焗香蕉酥皮卷嚕!
發記甜品是在地有名的糖水專賣店,我愛吃的楊枝甘露頗受好評 ;
總店在有點遙遠的深井,不過還好分店不少,聽說水準也都不錯。今天來的是位在雅蘭中心1F 的分店。
有圖片的菜單不容易點錯。
我們點了招牌的楊枝甘露 & 一個焗香蕉酥皮卷。(老公其實最想吃的是焗榴槤酥皮卷,我抵死不從...)
等待甜點上桌時來個感謝時間好了~
真的非常感謝我的老公 Shawn,是我最棒的旅伴,從出錢的大爺到攝影師到挑夫,同時扮演多重角色 :p
而且對我排的行程絕對都沒有怨言,對我想吃的一定會帶我去吃到~ Thank You!
好~上桌了~ 發記的楊枝甘露。
香港人特別喜愛的這道甜品,聽說是80年代 "利苑酒家" 所發明的,
基本成份就是芒果、西柚、西米露、椰奶這四樣。
我是蔡珠兒的書迷 (看她寫吃實在讓人暢快),前面也提過在 "紅燜廚娘" 一書中有 "楊枝甘露" 一文 ;
在親身嘗過這道甜品之前,我對於楊枝甘露的想像,全來自她筆下生動的描述。
對於楊枝甘露,她寫著:"關鍵在於選果和調拌,前者要精,後者要勻。"
"芒果要檢香甜厚肉的品種... 柚子則非靚麗的西施柚不可..."
"楊枝甘露的色香雖來自芒果,精髓韻味卻在柚肉... 始於甜香軟媚,終以清酸爽脆,清奇殊異耐人尋味。"
蔡珠兒也在書中說到要上哪品嚐楊枝甘露:
"茶樓酒家和糖水店處處有之,但每家做出來的都不一樣,高下參差甚大。
上者香腴清甘,舒喉潤胃,有凝露瓊漿 ; 下者稀疏空蕩,果味瘠苦西米沈浮,最掃興的是柚肉削枯如柴枝,
食之塞牙滯口,令人氣結神傷。" 而 "最好吃的楊枝甘露,不在酒樓,在街坊鄰里的糖水店,
西貢的滿記、深井的發記、筲萁灣的明記,皆以濃醇美潤見長。"
不過 3年前我們在滿記甜品新港中心分店,吃到真的覺得很不怎麼樣的楊枝甘露 (純粹個人觀感),
芒果不易出錯,但柚肉味苦而澀,細碎乾癟,完全沒有該有的 "軟脆參半,甜中帶酸的獨特口感",讓我失望不已。
還好這天中午在龍景軒,嚐到了讓我非常喜歡的香芒楊枝甘露 <點這裡>,
算是加上了濃郁的芒果布丁的楊枝甘露變奏版,
芒果甜潤而柚肉清香,除了價格頗高之外稱得上我心目中的完美。
在品嘗發記這碗楊枝甘露前,我就是在心裡來來回回的計較著,想了這麼多阿~
(真的很無聊吧 哈~ 吃就吃怎麼這麼囉唆阿我)
好~來嚐嚐吧!
首先是滿滿的芒果肉,底下還鋪有芒果泥,用料非常豐富~
用的是熟透的芒果,果香馥郁,果肉細緻而甜,很喜歡。椰奶香甜,西米不多但熬煮的軟Q,口感不錯。
我覺得最重要的柚肉,水滴狀的飽滿,咬下去可以感覺到柚汁逬開,不乾不柴 ;
可惜選果還是差了點,柚肉酸甜中帶了絲苦澀,咬在口裡和芒果的甜潤不夠平衡,
因而感覺味道沈重了,少了點清香。
不過整體來說我還蠻喜歡的,有 "濃醇美潤" 的等級。
至少比3年前吃到的滿記水準高的多。(再說一次真的是個人觀感,可能我運氣不好那次吃到難吃的)
另外點了一道現點現烤的焗香蕉酥皮卷。
擺盤挺美,不過就是新鮮水果包上酥皮下去焗烤,再撒上糖粉這樣,口味普普。
裡面有包上和香蕉很搭的巧克力蛋糕,巧克力和香蕉真是絕配。
烤的真的很酥,熱熱的香蕉有點融化的口感很加分。
結果我和蔡珠兒不同,我認為最好吃的楊枝甘露在酒樓呢...
目前最喜歡的還是龍景軒的。
如果要論價格,龍景軒的香芒楊枝甘露一盅 52元港幣 (當然,你去龍景軒不可能只吃這一道,還要外加10% 服務費),
發記甜品的楊枝甘露一碗 28元港幣 (其實也不便宜),而龍景軒的一盅份量還比較多一些。
近兩倍的價格,龍景軒的楊枝甘露有那個價值嗎? 對我來說絕對是有的,
是我目前吃到最接近我心目中完美的口味。
下次也想嚐嚐看利苑的楊枝甘露,看看創始店家是不是更厲害些~
發記甜品
旺角雅蘭中心地下10號鋪彌敦道直入